校長治校貴在“三思”
http://www.0fd76bnv.cn2025年11月21日 09:26教育裝備網
在教育改革縱深推進的今天,校長的領導力很大程度上體現為思想力。校長的思想深度與決策水平,直接決定著學校的辦學品質與發展格局。面對紛繁復雜的內外環境,校長如何提綱挈領、把握關鍵?
一是校長要善于高位思考,行立德樹人之道。高位思考,要求校長超越具體事務,從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的戰略高度謀劃學校工作。其根本是牢牢守住立德樹人這一教育根本任務,確保辦學方向不偏、焦點不散。具體而言,校長在制定發展規劃時,眼光不能局限于近期的升學指標,更要著力構建“五育”融合的育人體系。在推進教學改革時,不能僅滿足于知識的高效傳遞,更要關注學生批判性思維、創新能力與社會責任感的綜合培育。當面臨社會的功利性評價壓力時,校長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,堅守教育的長期價值,以“功成不必在我”的胸懷,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之路。
二是校長要勤于換位思考,行師生發展之道。任何先進的辦學理念,最終都需要依靠師生來共同實現。校長必須將換位思考作為重要的領導方法,真誠地理解師生、服務師生、成就師生。站在教師角度,校長要成為其專業發展的支撐者,通過搭建成長平臺、精簡非教學事務、提供人文關懷,切實為教師減負賦能,讓學校成為教師可以安心從教、熱心從教的家園。站在學生角度,校長要懷揣一顆童心,審視課堂是否充滿樂趣、課業負擔是否合理、校園環境是否安全包容。校長應建立暢通的溝通渠道,將師生的合理訴求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具體行動。換位思考的最終目的,是構建相互信任、彼此成就的校園人際關系,從而凝聚起推動學校發展的內生力量。
三是校長要精于錯位思考,行特色辦學之道。錯位思考是校長帶領學校突圍、實現內涵式發展的重要策略。它要求校長不盲從、不跟風,基于對校情的深刻洞察,找準屬于自己的發展賽道。這始于一場全面的內部診斷與外部掃描:向內,要系統梳理學校的歷史傳統、師資結構、生源特點與社區資源;向外,要敏銳把握區域教育發展的趨勢與空白點。在此基礎上,校長要敢于決策、善于取舍,將學校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絕對的辦學勝勢。例如,鄉村學校可以結合自身優勢,開辟“田園課程”的新天地。錯位思考的本質,是從“補短”轉向“揚長”。當然,走特色化之路也會伴隨風險與質疑,這尤其考驗校長的戰略耐性與溝通智慧。
高位思考、換位思考、錯位思考,這“三思”構成了校長領導力的堅實支柱,其最終價值體現在實踐的智慧上:善于高位思考,方能行得正,堅定正確辦學方向;勤于換位思考,方能行得穩,凝聚學校發展人心;精于錯位思考,方能行得好,開拓特色辦學路徑。唯有將深邃的思考力轉化為堅定的行動力,方能真正肩負起為黨育人、為國育才的時代使命,不負重托,引領未來。
(作者系陜西省教育督導學會副會長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











首頁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