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“組校制”破解“集而不團”難題
http://www.0fd76bnv.cn2025年11月21日 09:24教育裝備網
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鋼鐵大街第三小學教育集團擁有3個校區,師生總數6000多名。隨著集團規模的擴大,核心校師資輸出壓力大、科層制管理效能低、資源共享不深等問題逐漸凸顯,成為制約集團高質量發展的瓶頸。我們創新推出“組校制”管理模式,從治理結構和制度層面進行改革,力求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。
組織重構,破解管理效能低下。集團將3個校區6個年級整合為6個“組校”,由集團黨委選派6名委員兼任組校長,構建“集團黨委—組校—黨小組(學科組)”的扁平化網絡。組校長擁有統籌全面工作、師資建設、資源分配等權責,實現集權與分權結合,破解“集而不團”困局。這一變革打破職能縱向分割,轉向年級橫向整合,通過合并中間管理層,實現決策層直接對接執行單元,從而縮短管理鏈條、提高管理效率。
黨建引領,解決黨建業務“兩張皮”。依托“組校制”,集團直接以學科組為單位建立黨小組,來推動黨建與教學的深度融合。實施過程中,組校長將政治理論學習與教學研究有機結合。每次教研活動前,先組織教師進行政治理論學習,再開展教學研究。例如,五年級組校以“黨建活動破解業務難題”為主題,組織3個校區的黨員教師開展“同上一節課”競賽活動,黨員教師們通過理論學習、集體備課、互評互改等環節,打磨出了優質的課例,提高了教學質量。
自主創新,激發基層特色活力。組校長在課程研發、教師考評等關鍵領域擁有決策權。考慮到不同年級學生的差異,組校可有針對性地進行課程研發、學生活動。以一年級組校為例,核心校區在“繪本閱讀”方面具有傳統優勢,其他校區則在“游戲化教學”和“家校共育”方面表現出色,組校長統籌各校區的資源優勢,研發了“繪本+游戲+親子任務”的啟蒙課程體系。各校區發揮各自所長,共同打造出具有創新性的課程品牌。
組建教師發展共同體,促進資源深度共享。集團以組校為單位構建教師發展共同體,通過跨校區師徒結對、聯合備課等形式打破校區壁壘,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。其中,定期舉辦的“教學會診”成效顯著,3個校區教師共同分析學生的錯題數據,進而制定出更加科學、具有針對性的輔導方案。這種基于組校“數據共建”驅動的“共研”“共享”,使各校區教師在教學和學生輔導中有的放矢,教師教學專業能力和學生學習能力顯著提高。
優化干部培養,緩解核心校輸出壓力。集團建立黨員優先、教學骨干優先、管理經歷優先“三優先”選拔標準,通過“委員—組校長—校區負責人”梯隊培養機制,從組校中選拔培養管理人才。同時結合輪崗實踐豐富干部經驗,減少對核心校的依賴,為集團發展提供人才支撐。
(作者系內蒙古包頭市昆都侖區鋼鐵大街第三小學教育集團校長)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











首頁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