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媽媽在身邊,孩子的心就定了”
http://www.0fd76bnv.cn2025年11月18日 09:32教育裝備網
11月13日清晨,湖北省鶴峰縣走馬鎮民族中心學校的宿舍管理員陳德鳳,踏著覆有露水的小路走向學校食堂。隨后,蒸騰的饅頭熱氣不僅驅散了涼意,更守護著她與孩子之間那份觸手可及的溫暖。
這份溫暖的背后,曾有兩道難題:一道是鄉村學校“用工難、學生管理壓力大”的現實困境;另一道則是眾多像陳德鳳一樣的農村婦女,為照顧孩子無法外出就業,在“掙錢”與“陪娃”間掙扎。如今,鶴峰縣一項以學校餐桌為紐帶的創新實踐,將這兩道難題巧妙化解。
作為鶴峰縣走馬鎮古城村的一位普通村民,陳德鳳的人生軌跡隨著兒子在2024年升入初中開始住校而改變。
“如果不是學校提供了這份工作,我可能只能和孩子他爸一起外出打工,一年到頭見不到孩子幾面。”陳德鳳說。如今,憑借嫻熟的家務技能,她被學校聘為食堂員工兼宿舍管理員,從此也住進了學校。
“這份工作對我太重要了!”她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,“既能有穩定的收入,又能天天照顧孩子,我心里踏實了!”
鶴峰縣教育局工作人員周銳介紹,全縣共在學校食堂聘用了207名員工,其中女性占比高達90%。這份“校門口”的工作,像一塊“情感磁石”,將母親們留在了孩子身邊。政府不僅全額負擔工資,還為他們繳納“五險一金”,既有效緩解了家庭就業壓力,也從源頭上減少了留守兒童數量。
“媽媽在身邊,孩子的心就定了。”走馬鎮民族中心學校校長王凡明感受到了最直接的變化,“過去,班主任要花大量精力安撫想家的學生;現在,課余時間常見到孩子在食堂里找媽媽。留守兒童越少,我們的育人環境就越溫暖,教育壓力無形中減輕了很多。”
除了提供崗位,鶴峰縣教育局還致力于將這支“媽媽工”隊伍培養成專業的后勤保障力量,每年定期邀請專業廚師和營養師,開展烹飪技巧、食品安全規范等培訓。這不僅讓學生餐從“吃得飽”向“吃得好”轉變,更讓“媽媽工”們掌握了一技之長。
“這些培訓讓我學到了真本事。”陳德鳳說,“就算將來孩子畢業了,我憑這手藝和證書,在鎮上找個工作也不難。”
責任編輯:董曉娟
本文鏈接:TOP↑











首頁












